GOGO体育建校三十年,从筚路蓝缕起步,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始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打造民办高等职业教育高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和“品质+能力”的办学理念、“规范与创新并举”的发展思路,培养了近四万名毕业生。
近年,学校教育教学成果领跑上海高职院校。2018年,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上海高职“零”的突破。2022年,又有两个项目再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今年,学校又荣获全国民办教育百强。
恰逢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这所三十岁的高等职业院校风华正茂,迎来蓬勃上升期GOGO体育。面向未来,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朝着科学、持续和内涵发展的目标努力,力争办成一所上海一流、国内知名的特色民办高职院校。
图说:关务专业2021届毕业生朱珂荣获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货运代理”项目金牌
从首届中国技能大赛金奖到世界技能大赛金牌,近年来,国内外高水平技能人才的竞技舞台上,都活跃着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学子的身影。在这里求学、成长、走上更多更高的舞台,这些二十多岁就崭露头角的年轻一代“大国工匠”们,就是力证学校办学成果的“金字招牌”。多年来,毕业生们秉持着“自尊、自强、认真、求真”的校训,争做各个行业的佼佼者。
建校30年来,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批被评为上海市特色高职院校;第一批被列为上海市示范性民办高校;第一批被列为教育部国家级优质院校建设校;第一家挂起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许可证,并连续十二年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及各类教育教学成果斐然。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12项,获评上海市级优秀教师教学团队11支(含创新团队),市级教学名师1位。
作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不忘来路,方知归途GOGO体育。历经三十载,虽七迁校址、三易校名,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对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矢志不渝,为服务社会培育人才百折不悔。1993年,曹助我、陶钧、姜至本和李重华四位上海高校老教授,怀着“让多一个孩子上大学”的朴素愿望,靠着两张借来的课桌椅设摊招生,迎来第一批91名学子。1998年,学校校园建成。2006年,学校成为第一批通过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民办学校。直到今天,在校学生规模超过8000人。
如今,学校拥有5个国家级骨干建设专业,包括大数据与会计、关务与外贸服务、国际金融、机电一体化技术、影视动画,3个上海市级骨干建设专业,3个市级高水平专业群。学校教师在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方面取得了17项成果、专利,累计编写、出版教材、专著等114种,并承担市级以上研究课题200余项。
多年来,学校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健全“三全育人”体制。积极履行“三大主体责任”,完善“五位一体”内部运行机制,不断探索民办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坚持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走技能成才报国之路。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五育融合”,构建具有东海特色的“大思政课”体系。深化思政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去年有4门课程及教学团队入选上海市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此外,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手牵小手”,引进优质师资、开展联合集体备课,打造课程建设的“大师资”;开设“理论讲坛”,提升科研能力、推荐教师参加校外名师工作室等,搭建课程建设的“大平台”。总结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今年计划再建设若干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整合优质社会资源,开拓课程建设的“大资源”。
新学期,一项项育人新举措正在进行时: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南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合作推进半导体领域的一线技术人才培养;学校护理学院“天佑班”全体学生来到上海天佑医院,在资深护士带教的指导下学习操作先进的医疗设备;航空学院订单班学生正在吉祥、春秋航班上翱翔蓝天……学校进一步深化教学与实践,培育实用型人才。通过深度校企产教融合,既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毕业后的岗位适应力,也促进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教学研一体化形成双向正循环。
紧密跟踪产业发展,学校不断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对接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六大重点领域”产业体系,学校相继开设集成电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共同构成发展特色。学校总体专业数量稳定在25个左右,其中智慧商贸、时尚设计、智慧财经3个上海市高水平专业群和智能制造、拓展现实与新媒体技术2个校级高水平专业群,涵盖共13个专业,已超专业总数的50%。
随着专业建设内涵和水平不断提升,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方案。学校拥有“岗课证赛”四融通、“1+X”证书制度、产教融合等创新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工匠精神”培育,多年来,学校推行“岗课证赛一体化”教学模式。每年的“东海技能节”,是学校面向全体师生举办的专业技能竞赛,吸引95%以上在校学生踊跃参加,包括80%的新生也参与其中。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通过各类创新开发项目合作,为企业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此,学校专门组织一批技能过硬的老师和外聘企业专家,为学生探索多元发展“精准把脉”。至今,“东海技能节”已成功举办十届,超过两万名学子在技能节中“练术、修身”。优秀者被遴选出来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包括市级赛项680项、国家级赛项34项。
从中,带队老师敏锐发现不少技能类人才的好苗子。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4个项目入围,并最终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总成绩在上海市民办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一;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再获3个奖项,总成绩继续在上海市民办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一;2023年的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正在进行,学校共6个项目代表上海市参加国赛。
让学生在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学习的课堂不止于教室,更在于产业第一线“零距离”。现在,学校拥有校内实训中心16个,工位近2500个。其中,“产教融合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获批市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同时,学校与中国商飞、上汽大众、上海电气、东方航空等企业建有校外实训基地103个,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教育电视台、吉祥航空等近400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教师企业践习、项目开发、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此外,学校还成功申请了五个“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鼓励学生尽早报考职业资格证。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一批参加薪酬管理高级证书考试的学生,通过率为100%。
眼下,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抓住新产业、新技术、新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布局落子不少新专业和方向。今年,学校获批上海市首批新型技师学院,加快培养上海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接下来,学校还将加强建设新工科专业,筹建人工智能方向的信息工程学院。同时,为符合上海老龄化和现代服务业需求,学校还计划增加健康和社会照护方向等。
身处产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时代,涉及某一岗位的某些具体技能培养周期其实并不长,这正是眼下职业教育普遍关注的地方。与之不同的是,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更进一层,强调学生的品质培养,为他们将来打下适应社会、终生发展的扎实基础GOGO体育。通过第二、第三课堂的延伸,学校瞄准第一课堂无法承载的功能,设计开展了大量学术活动、课外活动、社会活动,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
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还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升应用性研究水平;加强社会服务,回应社会需求。
为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更加重视教师的职后教育提升。2022年,学校已新建3个闵行区产教融合基地,并与途虎养车、莘庄工业区、闵行开发区、紫竹高新开发区等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为加强科研能力提升工程,培育创新人才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学校还专门聘请了徐小平等全国劳模、大国工匠等带领专业发展,并计划实行一批工程型、应用型研究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工作GOGO体育,将科研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学校还将积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和挑战,通过开展应用性研究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建立起双向互动的合作机制,通过共同研发项目、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等形式,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必须具备前瞻性,直面挑战主动作为,坚持培养工匠精神。这也是我们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追求。
深度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多年来,为进一步适应上海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完善产教深度融合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如今,针对备受关注的职业教育发展问题,高职院校尤其要承担起产业和教育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把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学生的生涯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当下,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培育学生的共同素养、核心素养,有效加强他们的职业迁移能力。
面对人工智能等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挑战,职业教育要不断提升专业内涵,注重实训和知识理论学习相结合。而将新技术应用于职业教育,一定要做到“精、特、强”,即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强的办学特色。未来,学校将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探索民办高职院校发展。
位于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六层的实训基地,每天晚上六点开始热闹起来:二十多个设备齐全的直播间里,电商专业学生有的当主播、有的做运营,还有的制作小视频、网页设计等。原来,这里也是一家专业传媒公司的“办公室”。学生们不仅主动前来体验职场、与企业团队配合工作,同时也兴趣盎然地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践学习。
不止把企业“引进来”入驻校园实地办公,同时鼓励学生“走出去”,到生产一线锻炼能力。近年来,学校持续推动人才培养和行业前沿紧密结合,搭建产业与教育的“立交桥”。有别于本科教育,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倡导职业教育快速适应行业动态变化,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技能,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需求,重视最新的技术和扎实的基础技能培养。
目前,学校智慧商贸、时尚设计、智慧财经三个专业群被评为上海市级高水平专业群。其中,经管学院全部专业均名列其中,并分别和多所高校完成中高贯通、高本贯通专业建设。时尚设计专业群则包括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艺术设计(多媒体广告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不少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星光大赛、世界技能大赛上海赛区中屡屡获奖。
跟紧行业动态,学校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国际关务标准变化、大数据技术、财务机器人等出现的第一时间,经济与管理学院就关注到行业发展新动向,并尽快将其引入课堂和教学GOGO体育。早在2011年,经管学院院长严玉康团队率先提出,面向小微企业,聚焦三会能力,培养一专多能、多岗兼顾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历经十余年发展,这一理念已逐步落地并完善。通过改革会计职业教育,2018年,学校《面向小微企业、聚焦“三会”能力,适应行业转型需求的财会人才培养创新实践》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眼下,学校积极响应职业教育的改革,不断加大专业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力度。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分别选择“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企业订单班”等育人模式。
对接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的集成电路,学校于2021年开设集成电路技术专业,也是目前上海高职院校中唯一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今年,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南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签约,联手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为适应数字化时代经济和产业转型发展的人才需求,学校机电学院与德国手工业协会职业教育总部、东威斯特法伦协会合作建设“HWK双元制培训中心”。借鉴德国工业4.0技术人才双元培养方法和路径,现在,学校正推进以“现代学习工厂”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如今,学校关务、报关专业等已试点现代学徒制,结合无纸化、关检合一等行业变化推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2022年,《对接国家关务改革,导入国际AEO标准,培养四通一达关务人才的探索和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
此外,2021至2022年,学校分别与旭拓电子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晶程甲宇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鹰泰传媒成立了“东旭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东海 晶程元宇宙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和“智慧商贸产业学院”。2022年9月,学校与上海市奉贤中等专业学校联合建设的上海市职业院校第七批现代学徒制试点(机电一体化技术)正式获批。
近年来,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在市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获奖8项,职业资格考证通过率80%以上。同时,人才供需匹配度明显提高,真正实现了毕业即顶岗,顶岗上手快,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0%以上。每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在全市名列前茅,受到合作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比如,经过在制造业企业实习和锻炼,机电专业学生往往提前一年就被求贤若渴的企业“抢完”。
对接职业标准、国际标准,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探索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崇尚技能、服务社会,已逐渐成为每个学生追求的目标。2022年,有26名学生考取了高级工(三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23年已经有76名学生通过认定,并有200-300名学生将通过培训进行考级考证。目前,国家职业标准已深度融入学校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课证融通”“理实一体情景化教学”等模式,大力推进学历毕业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现在,学校有17个专业、26个工种获得市教委和市人社局的专业认证,并有望在2023年基本实现专业与职业工种认证的全覆盖,为开展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奠定基础。2023年初,学校获批上海市首批新型技师学院,打通了政府、学校、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为学生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此外,学校继续加快教育国际化步伐。通过对接国际标准,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先进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标准和成功经验,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的领域和项目。